常用药材
# 常用药材
# 补气
# 人参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、微苦,性温、平。归脾、肺、心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大补元气,固脱,生津,安神益智,久虚不复,一切气血津液不足等症。
# 黄芪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,性微温。归脾、肺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补气升阳,固表止汗,利水消肿为专长。配人参、白术、炙甘草可以甘温除热。降低人体体温。
# 党参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,性平,归脾、肺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补气最弱,生津养血,约为人参的1/3。
# 活血
# 三棱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、苦,性平。归肝、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破血行气,消积止痛。主治痕痞块,痛经,瘀血经闭,胸痹心痛,食积胀痛。
# 莪术
- 【性味归经】性味辛、苦,温,归肝、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破血行气(治顽固瘀血)、消积止痛(治食积气滞)。强力破除血瘀与气滞,适用于瘀血日久形成的包块、肿瘤。用于肝硬化、子宫肌瘤、恶性肿瘤辅助治疗。
# 桃仁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苦、甘,性平。归心、肝、大肠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破血祛瘀,润肠通便,止咳平喘,主治经闭痛经,癥痕痞块,肺痈肠痈,跌扑损伤,肠燥便秘,咳嗽气喘。
# 红花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,性温。归心、肝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活血通经,去瘀止痛,多用则破血,少用则养血,主治经闭,痕,难产,死胎,产后恶露不行、瘀血作痛,痈肿,跌扑损伤。
# 川芎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,性温。入肝、胆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活血行血。行气开郁,祛风燥湿,活血化瘀止痛,主治风冷头痛,胁痛腹疼,月经不调,经闭痛经,胸胁刺痛,跌仆肿痛,风湿痹痛。
- 【禁忌】月经过多,孕妇及出血性疾病慎服;阴虚火旺者禁服。
# 丹参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苦性微寒,无毒,入心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活血祛瘀、凉血安神。丹参为通经要药,活血调经,活血,通心包络,破宿血,生新血,安生胎,落死胎,主养血,去心腹痼疾、结气(邪气、疝痛),治心腹,腰脊强,脚痹,除风邪留热,久服利人。
- 【禁忌】孕妇无故忌,畏咸水,反藜芦。
# 五灵脂
- 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苦、咸、甘。归肝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活血止血,化瘀止痛,善于止痛。活血,化瘀,止痛,主治胸胁、脘腹刺痛,痛经,经闭,产后血瘀疼痛,跌扑肿痛,蛇虫咬伤。
- 【禁忌】不宜与人参同用
# 当归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、辛,性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补血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,主治血虚萎黄,眩晕心悸,月经不调,经闭痛经,虚寒腹痛,风湿痹痛,跌扑损伤,痈疽疮疡,肠燥便秘。酒当归活血通经,主治经闭痛经,风湿痹痛,跌扑损伤。全当归既能补血,又可活血;当归身补血,当归尾破血。
# 土当归(活血草)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,性温。归肝、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除风和血,辛散温痛,主治关节肿痛,闪挫。
# 鸡血藤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苦、微甘,性温。归肝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补血养血,活血通络,调经止痛。贫血性手足麻木瘫痪,风湿痹痛。活血舒筋;养血调经。妇女月经不调;痛经;闭经,
# 益母草
- 【性味归经】性味苦、辛,微寒,归肝、心、膀胱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活血调经(妇科要药)。治疗血瘀型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闭经。是妇科常用药,素有“血家圣药”之称。
# 丹参 川芎 鸡血藤 红花 当归 活血补血区别
- 补血当以当归、鸡血藤为主,二者见具有活血作用,活血作用弱。
- 活血当以丹参、桃仁、红花、川芎为主,补血作用弱。
- 瘀血疼痛明显 → 五灵脂、三七
- 瘀血重、便秘 → 桃仁
- 月经不调、闭经 → 红花
- 气滞血瘀头痛 → 川芎
- 活血化瘀强度
- 破血力最强:三棱 ≈ 莪术(常配伍使用,破血消癥)
- 中等活血:桃仁(偏润,兼治肠燥便秘)
- 活血兼调和:丹参(药性平和,广泛用于血瘀兼热证)
# 补阳气
# 附子
- 【性味归经】气味辛、温,有大毒。
- 【功能主治】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除湿。走而不守
- 【禁忌】有大毒
# 肉桂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甘,性大热。
- 【功能主治】肉桂为温补要药,主扶火助阳,温中逐寒,能引火归元,治上热下寒,破沉寒痼冷,疗霍乱转筋,心腹诸痛,疝瘕奔豚。守而不走,当我们肾封存能力不够得时候,肾阳就容易往外走,肉桂就具有引火归元得作用。
# 补阴
# 五脏阴虚
- 肾虚火(肾阴不足):枸杞 桑葚 黄精 熟地
- 肝虚火(肝阴不足):枸杞 桑葚 熟地 白芍
- 脾虚火(脾阴不足):山药 玉竹 茯苓 人参
- 肺虚火(肺阴不足):百合 麦冬 玉竹 沙参 石斛
- 心虚火(心阴不足):百合 麦冬 生地黄 西洋参
# 紫皮石斛
- 【性味归经】 气味甘、平,无毒。归胃、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 滋阴生津,少有的津阴双补药材,改善阴虚火旺,抗衰+免疫双效合一,护肝明目,缓解手机党,电脑族的眼睛干涩,视力模糊,具有抗癌作用。特别适用于热病伤津、阴虚体质、老年虚损。
肺阴虚 石斛+百合
清肺热 石斛+沙参
肾阴虚 石斛+熟地黄
补肾精 石斛+枸杞子
修复胃粘膜(胃津不足) 石斛+山药
胃阴不足 石斛+麦冬
1
2
3
4
5
6
7
8
2
3
4
5
6
7
8
# 麦冬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 微苦 微寒 归心、肺、胃经
- 【功能主治】润肺止咳(补肺阴) 清心除烦(补心阴) 养阴生津(补胃阴),主治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、干咳咯血,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,以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。
# 百合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,性寒。归心、肺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养阴润肺,清心安神,常用治阴虚燥咳,劳嗽咳血,虚烦惊悸,失眠多梦,精神恍惚。
# 熟地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,性微温。归肝、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滋阴,补血,主治阴虚血少,腰膝痿弱,劳嗽骨蒸,月经不调,遗精,崩漏,消渴,溲数,耳聋,目昏。
# 肝阳上亢
# 天麻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,性平。归肝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适用于肝阳上亢,肝阳上亢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肝气郁结,一个是肝肾阴虚,而天麻可以平肝风,通络,非常适合肝阳上亢。
- 专入肝经 精准治风 治风圣药,平肝祛风 通络止痛。主治肝风内动,惊痫抽搐,眩晕,头痛,肢体麻木,手足不遂,风湿痹痛等。
- 即可以平内风(肝阳化风 热极生风)又祛外风(风湿痹痛)尤其擅长解决肝风内动引起的高血压头晕 偏头疼
- 防风 治外风 感冒头疼 关节痛 羌活 治外风 上半身风湿 体表风寒湿邪
# 钩藤
- 【性味归经】性味甘、微寒,归心、肝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钩藤的不可替代性主要体现在清肝热、息肝风、降血压三效合一,尤其适用于肝热生风(肝阳亢盛引起的头痛、眩晕、抽搐等症状),其综合性是其他单一药物难以匹敌的。清热 止痉更强,降压更快 适合急诊。
- 其他平肝药(如天麻、石决明)偏重 平肝潜阳,但 清热力弱。
- 钩藤像“消防员”,擅长扑灭 肝火+肝风 的急性症状;而天麻、白芍等更像“调理师”,适合长期调养。二者常配伍使用(如天麻钩藤饮),标本兼顾!
# 调理气机
# 柴胡
- 【性味归经】性味苦、辛,微寒,归肝、胆、肺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疏肝解郁(调畅气机)、和解退热(解表退热)、升举阳气(治内脏下垂)。
# 枳壳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苦、辛、酸,性微寒。归脾、胃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理气宽中,行滞消胀。主治胸胁气滞,胀满疼痛,食积不化,痰饮内停,脏器下垂。
# 木香
- 【性味归经】性味辛、苦,温,归脾、胃、大肠、三焦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行气止痛(调理气滞)、健脾消食(助运化)、止泻(气滞型腹泻)。
# 香附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、微苦、微甘,性平。归肝、脾、三焦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疏肝解郁,行气宽中,调经止痛。主治肝郁气滞,胸胁胀痛,疝气疼痛,乳房胀痛,脾胃气滞,脘腹痞闷,胀满疼痛,月经不调,经闭痛经。
# 宣肺
# 麻黄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、微苦,性温,归肺、膀胱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具有发汗解表、宣肺平喘、利水消肿的功效。其宣肺作用较强,宣肺主要体现在平喘和发汗上,还可以利水。
主要用于风寒感冒,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实证,无论寒喘、热喘,均可配伍使用,对于风水水肿,伴有表证者,也常使用麻黄。
例如:恶寒发热、头身疼痛、无汗而喘、风水水肿等;
# 桔梗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苦、辛,性平。归肺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有宣肺、利咽、祛痰、排脓的作用。桔梗主要作用是通过宣肺来祛痰。
主要是通过宣发肺气来发挥作用,使肺气得以通畅,从而改善肺部的各种不适症状。
例如:咽喉肿痛、失音,咳嗽痰多,胸闷不畅,咽痛音哑,肺痈吐脓等病症。无论外感内伤、寒热虚实之咳嗽皆可应用。
# 清热
# 黄芩
- 【性味归经】黄芩味苦,性寒。归肺、胆、脾、大肠、小肠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、利湿、止血三大核心功能。擅长血分热毒。善清上焦热:尤其擅长清泻肺火及上焦实热。像肺热咳嗽、咽喉肿痛等上焦有热之症,黄芩常被应用。
# 金银花
- 【性味归经】性寒,味甘,归肺、心、胃经
- 【功能主治】金银花既能清热解毒,又能疏散风热,在治疗风热感冒或热毒疮疡时,它的清热与解毒作用同时发挥,既能清除风热之邪,又能解除热毒之结。
# 化痰燥湿
# 苍术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、苦,性温。归脾、胃、肝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燥湿健脾,祛风散寒,明目,主治湿阻中焦,脘胀满,泄泻,水肿,脚气痿,风湿痹痛,风寒感冒,夜自,眼目昏涩。
# 半夏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,性温。归脾、胃、肺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燥湿化痰,降逆止呕,消痞散结,主治湿痰寒痰,咳喘痰多,痰饮眩悸,风痰眩晕,痰厥头痛,呕吐反胃,胸脘痞闷等。
# 茯苓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、淡,性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。主治水肿尿少,痰饮眩悸,脾虚食少,便溏泄泻,心神不安,惊悸失眠。
# 陈皮
- 【性味归经】陈皮味辛,性温,入脾胃肺经
- 【功能主治】理气健脾、燥湿化痰。主要就是脾胃化痰、理气。侧重于调理脾胃之气机,间接作用于利肺,一般用于脾肺有痰湿时。
治本:通过理气健脾,可帮助脾胃恢复正常的运化功能,减少痰湿的生成。
利肺:脾胃强健,痰湿生成来源被切断,从源头上杜绝了痰湿对肺部的影响,间接起到了利肺的作用。
例如:脾胃气机郁滞引起的腹部胀痛、恶心呕吐、泄泻等病症。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、气喘以及体内有痰湿、寒痰引起的咳嗽、咳痰。
# 补肝肾
# 牡蛎
- 【性味归经】气味咸、平、微寒,无毒,归肝、胆、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滋阴潜阳,引阳入阴,安神,平肝潜阳。
# 怀牛膝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苦、甘、酸,性平。归肝、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补肝肾(补肝血和肾精),强筋骨,引血下行。主治腰膝酸软,下肢无力,阴虚造成的上火,肝阳上亢等证
# 黄精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,性平。归脾、肺、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补气养阴,健脾,润肺,益肾,常用于治疗脾胃气虚,体倦乏力,胃阴不足,口干食少,肺虚燥咳,劳嗽咳血,精血不足,腰膝酸软,须发早白,内热消渴。
# 杜仲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微辛,性温。归肝、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补肝肾,强筋骨,安胎,主治腰脊酸疼,足膝痿弱,小 便余沥,阴下湿痒,胎漏欲堕,胎动不安,高血压。
# 山茱萸
- 【性味归经】味酸、涩、性微温。归肝、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补肝肾,涩精气,固虚脱,主治腰膝酸痛,眩晕耳鸣,阳痿,遗精,小便频数,肝虚寒热,虚汗不止,心摇脉散。
# 续断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苦、辛,性微温。归肝、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补肝肾,续筋骨,调血脉,主治腰背酸痛,足膝无力,痈疽疮肿,跌打损伤,胎漏,崩漏,带下,遗精,金疮,痔漏等。
# 肉苁蓉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、酸、咸,性温。归肾、大肠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补肾,益精,润燥,滑肠,主治男子阳痿,女子不孕,带下,血崩,腰膝冷痛,血枯便秘。
# 淫羊藿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、辛,性温。归肝、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补肾阳,强筋骨,祛风湿,主治肾阳虚衰所致阳痿遗精、筋骨痿软、风湿痹痛、麻木拘,是临床常用中药。
# 五味子
- 【性味归经】味酸、甘,性温。归肺、心、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收敛固涩,益气生津,补肾宁心,常用治久虚喘,梦遗滑精,遗尿尿频,久泻不止,自汗盗汗,津伤口渴,内热消渴,心悸失眠。
# 何首乌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苦、甘、涩,性微温。归肝、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补益精血。制首乌功善补肝肾、益精血、乌须发,用治久疟,痈疽,瘰疬,肠燥便秘;生首乌有截疟、解毒、润肠通便之效。
# 益智子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,性温。归脾,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温脾,暖肾,固气,涩精,主治冷气腹痛,中寒吐泻,多唾,遗精,小便余沥,夜多小便。果实供药用,有益胃、理元气、补肾虚滑沥的功用。治脾胃(或肾)虚寒所致泄泻,腹痛,呕吐,食欲不振,唾液分泌增多,遗尿,小便频数等症。
# 补骨脂
- 【性味归经】为苦、辛,性温。归肾、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补肾壮阳,固精缩尿,温脾止泻,纳气平喘,主治肾虚腰痛,小便频数,小儿遗尿,肾虚阳痿,腰膝酸软冷痛,肾虚遗精,尿频等。
# 祛风湿
# 秦艽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、苦,性平。归胃、肝、胆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祛风湿,清湿热,止痹痛,主治筋脉拘挛,骨节酸痛, 日晡潮热,小儿疳积发热。
# 独活
- 【性味归经】:味辛、苦,性微温。归肾、膀胱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:祛风除湿,痛痹止痛。用于风寒湿痹,腰膝疼痛,少阴伏风头痛,风寒挟湿头痛。
# 羌活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、苦,性温。人膀胱、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解表散寒,祛风胜湿,止痛。主治风寒感冒,风寒湿痹,项强筋急,骨节酸疼,风水浮肿,痈疽疮毒。其性温,解表散寒、祛寒湿,用于外感风寒、头痛无汗、寒湿痹、上肢风湿疼痛。
# 防风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、甘,性微温。归膀胱、肺、脾、肝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,主治外感表证,风疹瘙痒,风湿痹痛,破伤风,脾虚湿盛。此外,防风叶、防风花也可供药用。
# 五加皮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、苦,性温。肝、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祛风湿,补益肝肾,强筋壮骨,利水消肿,主治风湿痹病,筋骨痿软,小儿行迟,体虚乏力,水肿,脚气。
# 威灵仙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、咸,性温。归膀胱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祛风湿,通经络,主治风湿痹痛,肢体麻木,筋脉拘挛,屈伸不利。
# 其他
# 甘草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,性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主治脾胃虚弱,倦怠乏力,心悸气短,咳嗽痰多,脘腹、四肢挛急疼痛,痈肿疮毒,可缓解药物毒性、烈性。
# 炙甘草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,性平。入脾、胃、肺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滋阴养血,益气通阳,复脉定悸,主治心阴阳两虚证。
# 生甘草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,性平。入脾、胃、肺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益气补中,缓急止痛,润肺止咳,泻火解毒,调和诸药。主治倦息食少、肌瘦面黄、心悸气短、腹痛便溏、四肢挛急疼痛、咳嗽气喘、咽喉肿痛、痈疮肿痛、小儿胎毒及药物、食物中毒。
# 地黄
# 生地黄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,性寒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,用治热人营血,温毒发斑,吐血,衄血,热病伤阴,知绛烦渴,津伤便秘,咽喉肿痛。
# 熟地黄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,性微温。归肝、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补血滋阴,益精填髓,用治血虚萎黄,心悸忡,月经不调,崩漏下血,腰膝酸软,骨蒸潮热,盗汗遗精,内热消渴,眩晕,耳鸣,颏发早白。
# 半夏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,平,入脾、胃经
- 【功能主治】
- 因平降逆止呕,辛因消痞散结,燥湿化痰,去胸中痰满,主要是降逆止呕,主治咳嗽痰多,呕吐反胃,去胃周围痰湿。
- 呕者加半夏,痰多者加茯苓,半夏能和胃降逆,通过调节胃气的升降,使上逆的胃气恢复正常,从而达到止呕的效果。
- 生半夏有毒,多外用,不可内服。
- 姜半夏:适用于“寒性呕吐”的患者,尤其是那些因胃寒引起的反胃、恶心、呕吐。
- 法半夏:常用于治疗“痰湿体质”的患者。这类人通常表现为嗓子有异物感、痰液不易咳出,甚至会因为痰多引发胸闷气短。
- 【禁忌】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。
# 姜
# 生姜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,性微温。归肺、脾、胃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解表散寒,温中止呕,温肺止咳,解毒,用治风寒感冒,脾胃寒症,胃寒呕吐,肺寒咳嗽,解鱼蟹毒。走表,发散风寒,发散,走而不守。
# 干姜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,性热。归脾、胃、肾、心、肺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温中散寒,回阳通脉,温肺化饮,用治脘腹冷痛,呕吐泄泻,肢冷脉微,寒饮喘咳。走里,驱里寒,温中散寒,温里,守而不走。
# 炒姜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,性微温。归肺、脾、胃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提神降温,健脾开胃,驱寒止痛。
# 赤芍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苦,性微寒。归肝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凉血,散瘀止痛。偏于“攻” 血热、瘀血。主治热入营血,温毒发斑,吐血衄血,目赤肿痛,肝郁胁痛,经闭痛经,痕腹痛,跌扑损伤,痈肿疮疡。
# 芍药(白芍)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苦、酸,性微寒。归肝、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养血柔肝,敛阴止汗,平抑肝阳。偏于“补” 血虚、肝阴虚。主治血虚萎黄,月经不调,自汗,盗汗,胁痛,腹痛,四肢挛痛,头痛眩晕。
# 桂枝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、甘,性温。归心、肺、膀胱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发汗解表(治风寒表证)、温通经脉、助阳化气(治痰饮水肿)、平冲降逆(治奔豚气)。主治风寒感冒,脘腹冷痛,血寒经闭,关节痹痛,饮,水肿,心悸等。
# 桂心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、甘,性大热。归肾、脾、心、肝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温补命门(治肾阳不足)、引火归元(治虚阳上浮)、活血通经(治寒凝血瘀)。
# 山药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,性平。归肺、脾、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健脾,补肺,固肾,益精,主治脾虚泄泻,久痢,虚劳咳嗽,消渴,遗精、带下,小便频数。
# 蒲公英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苦、甘,性寒。归肝、胃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,利尿通淋,主治疗疮肿毒,乳痈,瘰疬,目赤,咽痛,肺痈,肠痈,湿热黄疸,热淋涩痛。
# 白芷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,性温。归肺、脾、胃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以根人药,有祛风除湿、排脓生肌、活血止痛之功效。主治风寒感冒、头痛、鼻炎、牙痛。赤白带下、痛疖肿毒等,亦可作香料。
# 细辛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,性温,微毒。归心、肺、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通窍,温肺化饮,主治风寒感冒,风湿痹痛,肺寒咳嗽,头痛,牙痛,鼻渊。
# 石菖蒲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苦、辛,性温。
- 【功能主治】化痰,开窍,健脾,利湿,用治癫痫,惊悸健忘,神志不清,湿滞痞胀,泄泻痢疾,风湿疼痛,痈肿疥疮。
# 黄连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苦,性寒。归心、脾、胃、肝、胆、大肠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。主治湿热痞满,呕吐吞酸,高热神昏,心火亢盛,心烦不寐,心悸不宁,血热吐衄,痈肿疗疮,目赤,牙痛,消渴,泻痢,黄疽;外治湿疹,湿疮,耳道流。
# 黄苓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苦,性寒。归肺、胆、脾、大肠、小肠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止血,安胎,主治湿温、暑湿、胸闷呕恶,湿热痞满,泻痢,黄疸,肺热咳嗽,高热烦渴,血热吐衄,痈肿疮毒,胎动不安。
# 瓜蒌仁(栝蒌实)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、微苦,性寒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化痰,宽胸散结,润肠通便,主治肺热咳嗽,痰浊黄稠,胸痹心痛,乳痈、肺痈、肠痈肿痛。
# 砂仁
- 【性味归经】:味辛,性温。归脾、胃、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:化湿开胃,温脾止泻,理气安胎,主治湿浊中阻,脘痞不饥,脾胃虚寒,呕吐泄泻,妊娠恶阻,胎动不安。
# 升麻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、甘,性微寒。归肺、脾、大肠、胃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发表透疹,清热解毒,升阳举陷。主治时气疫疠,头痛寒热,喉痛口疮,斑疹不透,中气下陷,久泻久痢,妇女崩带,子宫下坠,痈肿疮毒等。
# 莲肉(莲子)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、涩,性平。归脾、肾、心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具有补脾止泻、止带、益肾涩精、养心安神之功效。
# 天南星
- 【性味归经】苦、辛,性温,有毒。归肺、肝、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散风,祛痰,镇惊,止痛,主治中风麻痹,手足痉挛,头痛眩晕,惊风痰盛等病症。但直接从植物上摘取的种子和地下球茎不可服用,块茎人药,用途与半夏近似,有毒,内服慎用,误服严重者会导致死亡。
# 金银花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,性寒。归肺、心、胃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,炒炭凉血止血,主治外感风热,温病发热,热毒血痢,痈肿疔疮,喉痹,以及多种感染性疾病。
# 小茴香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,性温。归肝、肾、脾、胃经。 主治脾虚泄泻,带下,遗精,心悸失眠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散寒止痛,理气和胃,盐小茴香有暖肾散寒止痛的功效。用于寒疝腹痛,睾丸偏坠,痛经,少腹冷痛,脘腹胀痛,食少吐泻。
# 牡丹皮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苦、辛,性微寒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凉血,活血化瘀,主治温毒发斑,吐血衄血,夜热 早凉,无汗骨蒸,经闭痛经,痈肿疮毒,跌扑伤痛等。
# 高良姜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,性热。归脾、胃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温胃止呕,散寒止痛,主治脘腹冷痛,胃寒呕吐,气吞酸。
# 马齿苋
- 【性味归经】味酸,性寒。归肝、大肠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,止痢,用治热毒血痢,痈肿疗 疮,蛇虫咬伤,崩漏下血,湿疹,丹毒,便血,痔血。
# 治病原则
得胃气则生,无胃气则死,保得一分胃气,便有一线生机。
阳伤则病,阳衰则危,阳亡则死
菌桂 一曰菌桂,又称小桂,其皮为肉桂,或称筒桂;——小桂比较贵。
一曰牡桂,又称大桂,或单称桂,其皮为官桂,其枝为桂枝。
# 一体同源
Last Updated: 2025/04/28, 16:54:50